法国总理勒科尔尼上任一个月即递交辞呈
记者 辛圆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0月6日,法国总理勒科尔尼向总统马克龙递交辞呈,马克龙已接受辞呈。而这距离勒科尔尼被任命为总理还不满一个月。
9月8日,因主打财政紧缩的2026年财政预算草案引发争议和反对,时任法国总理贝鲁在国民议会信任投票中未能过关,被迫辞职。9月9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接替贝鲁,担任政府总理一职。10月5日,新任总理勒科尔尼正式组阁。
勒科尔尼现年39岁,早年曾加入法国共和党,2017年加入执政党阵营。他曾担任法国北部城市韦尔农的市长、厄尔省省议会主席等地方职务,之后在政府中担任多个要职,包括领土发展部长、海外事务部长、国防部长。
据新华社报道,去年6月和7月,法国提前举行国民议会选举,新一届国民议会呈现左翼、中间派、极右翼“三足鼎立”格局,法国政治呈现碎片化和极化态势。左翼政党联盟“新人民阵线”和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掌握的席位总数超过马克龙领导的执政党联盟,导致法国政府在议会中缺乏稳定多数支持。
在此背景下,法国一年多来已有多位总理接连辞职。
去年7月,时任总理阿塔尔在国民议会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束后提出辞职。去年12月,时任总理巴尼耶执政仅约三个月就遭国民议会弹劾而辞职,巴尼耶政府成为1962年以来首个被议会推翻的法国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麟贺日前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法国当前的政治局面,确实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2022年和2024年两次国民议会选举后形成的’三足鼎立’格局——议会失去稳定多数,政府与议会之间的制衡关系失衡。”马麟贺表示。
不过,马麟贺也强调,法国面临的长期挑战仍不容忽视。尤其是财政赤字与债务高企的问题,已成为影响法国长远发展的“定时炸弹”。若无法通过结构性改革逐步缓解财政压力,法国不仅可能面临欧盟的处罚,还可能因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福利体系可持续性下降等问题,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陷入“政治动荡—改革停滞—危机加剧”的恶性循环。
数据显示,法国2024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5.8%,远超了欧盟3%的目标。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法国公共债务与GDP之比已达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