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八卦 > 正文内容

华夏基金迎新任领导团队,邹迎光接任董事长,李一梅担任副董事长

toodd4小时前职场八卦5

界面新闻记者 | 韩理

9月30日,华夏基金公告了最新的人事变动,新任董事长为邹迎光、李一梅为副董事长。

华夏基金新任董事长、副董事长信息      来源:华夏基金公告

公告显示,邹迎光于2017年加入中信证券,2024年12月12日担任为中信证券执行董事,同时担任中信证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执行委员,兼任华夏基金党委书记。

邹迎光最早在华夏证券担任北京海淀南路营业部机构客户部经理、债券业务部高级业务董事的工作。随着华夏证券破产清算,邹迎光进入中信建投证券工作,并先后担任中信建投证券债券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部行政负责人、执行委员会委员。

加入中信证券后,邹迎光先后任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行政负责人、执行委员、党委委员。2023年10月邹迎光转会中信建投证券,先后任中信建投证券党委委员、执行董事、执行委员会委员、财务负责人。2024年获任为中信证券总经理一职。

华夏基金原董事长张佑君因工作需要离任,不过其还在中信证券担任重要职务。华夏基金在公告中表示,对张佑君担任董事长期间为公司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总经理李一梅晋升为华夏基金副董事长。

李一梅已在华夏基金工作二十余年,是华夏基金自主培养的高管。根据公告,李一梅于2001年加入华夏基金,于2018年5月获委任为华夏基金董事、总经理。同时担任华夏基金党委副书记,兼任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夏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等。

从过去的履历看,李一梅是从基层逐步走向核心高管岗位。先后分管市场营销、数据运营、财富管理等多个业务板块,并兼任华夏基金(香港)董事长、华夏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执行董事等职务。

自2018年李一梅担任总经理以来,华夏基金的规模逐年攀升。Wind数据显示,2018年6月末时华夏基金公募总规模为4431.18亿元,基金数量为124只;截至2025年6月末,华夏基金公募总规模已达到2.02万亿元,基金数量攀升至479只。这是华夏基金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创出历史新高,在全行业162家公募持牌机构中排在第二位。

而这一数据的背后,主要来自于非货规模的增长。Wind数据显示,非货规模从2018年6月末的1910.48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1.24万亿元,7年间增长超5倍。

尤其是ETF业务已经成为华夏基金的新标签。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华夏基金共成立了105只ETF,规模超过7500亿元,相较于2024年末规模增长了近千亿元。截止9月30日,华夏基金ETF总规模已经超过9000亿元。

受益于ETF的发展,华夏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58亿元,实现净利润11.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05%、5.74%。从数据来看,该公司已经逐渐走出公募行业降费潮的影响。在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看来,中大型基金公司产品类型多元化,在ETF、债券型基金等领域具有优势,如华夏基金ETF规模的增长带动了业绩,且其管理规模大,能更好地应对行业降费冲击,通过降本增效等措施提升盈利能力。

华夏基金的发展也迎来了境外投资者的参与,前不久华夏基金股权变更落定,7月11日,华夏基金公告了股权变更事项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根据股东会决议,并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华夏基金原股东天津海鹏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公司10%股权转让给卡塔尔控股有限责任公司(Qatar Holding LLC,下称“卡塔尔控股”)。经过这次股权变更,卡塔尔控股成为华夏基金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0%。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hipinrvpark.com/31078.html

分享给朋友:

“华夏基金迎新任领导团队,邹迎光接任董事长,李一梅担任副董事长” 的相关文章

中财办原副主任尹艳林: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构金融业|界面新闻

中财办原副主任尹艳林: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构金融业|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杨志锦界面新闻编辑 | 王姝 “当前,以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正在推动金融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业的深度广...

商务部召开在美中资企业圆桌会;美国对欧盟汽车加征15%关税政策正式生效

商务部召开在美中资企业圆桌会;美国对欧盟汽车加征15%关税政策正式生效

习近平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 新华社消息,率中央代表团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4日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他强调,新疆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

变贵的妮维雅能不能被消费者接受?

变贵的妮维雅能不能被消费者接受?

界面新闻记者 | 周芳颖界面新闻编辑 | 许悦 妮维雅想要靠新品精华向高端美妆的门槛爬一爬。 近期,德国化妆品集团拜尔斯道夫在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会上表示,在中国,该公司采取了大胆举措,重塑妮维雅品牌,使其从价格敏感的个人护理领域转向高端护肤品领域,并通过数字化优先的策略实现增长。这...

强一股份IPO背后,客户高度集中叠加扩产争议待解

强一股份IPO背后,客户高度集中叠加扩产争议待解

界面新闻记者 | 尹靖霏 近日,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冲击科创板IPO迎来新动态,公司披露首轮问询函回复并更新了财务数据。 强一股份凭借2022-2024年营收翻倍、净利润激增超11倍的业绩表现,成为半导体IPO企业中的焦点。然而,在亮眼数据背后,公司却深陷 “客户高度集中且单客...

国内商品期市夜盘收盘涨跌参半,黑色系跌幅居前

国内商品期市夜盘收盘涨跌参半,黑色系跌幅居前

国内商品期市夜盘收盘涨跌参半,能源品涨幅居前,燃油涨1.99%;化工品多数上涨,甲醇涨0.51%;黑色系跌幅居前,焦煤跌3.95%;非金属建材全部下跌,玻璃跌3.18%;油脂油料多数下跌,菜粕跌0.99%;农副产品涨跌参半,棉花跌0.45%。...

IPO雷达 | 联讯仪器扭亏为盈背后,现金流转负与巨额募资合理性存疑

IPO雷达 | 联讯仪器扭亏为盈背后,现金流转负与巨额募资合理性存疑

界面新闻记者 | 尹靖霏 8月15日,苏州联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讯仪器)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这家主攻电子测量与半导体测试设备的企业,正凭借反转的业绩冲刺资本市场。 曾在2022—2023年连续亏损的联讯仪器,借光通信与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爆发,2024年实现盈利,公司营收三年间...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