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正文内容

英联股份面临三重困境,资金缺口达25亿,如何解决?

toodd9小时前我爱学习2

界面新闻记者 | 陶知闲

英联股份(002846.SZ)交出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 1531.13%-1672.97%” 的业绩预告成绩单时,资本市场一度将其视为 “金属包装行业的逆袭样本”。

但界面新闻记者发现,在这份亮眼的业绩预告背后,是对传统快消包装业务的孤注一掷、新能源业务的纸上谈兵,以及高负债、高担保、高质押下的流动性紧绷。这家公司计划通过定增募资 15 亿元切入复合集流体赛道,却需额外填补 25 亿元资金缺口,而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其账面货币资金仅 1.16 亿元。

这场看似华丽的业绩反弹,更像是一场用财务风险堆砌的 “短期狂欢”。

传统业务撑场,非经常性损益添彩

英联股份今年以来的业绩曲线堪称 “陡峭”。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公司预计营收 16.3 亿元至 16.5 亿元,同比增长 9.49%-10.83%;归母净利润 3450 万元至 3750 万元,同比增幅超 15 倍;即便是扣非净利润,也从上年同期的亏损 163.96 万元,转为盈利 2600 万元至 2900 万元。单看第三季度,公司营收 5.49 亿元至 5.69 亿元,同比增长 6.68%-10.57%;净利润 932.22 万元 至 1232.22 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 288 万元实现 “扭亏”。

“表面看是业绩大爆发,但核心驱动力仍依赖传统业务。” 注册会计师钱磊闻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英联股份称,营收与利润增长的核心来源是快消品金属包装易开盖板块。具体逻辑可拆解为三点:一是智能化、自动化产线提升供货响应速度与产品质量稳定性,推动国内外市占率提升;二是通过产品结构调整等精益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综合毛利率改善;三是确认增值税加计抵减损益对利润产生正面影响。

“前两点是主业改善的体现,但第三点属于政策红利或阶段性收益,不具备可持续性。” 钱磊闻认为,“从数据看,上半年英联股份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727.92%,看似强劲,但需注意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盈利 237 万元)。若剔除增值税加计抵减的影响,主业真实盈利增速可能会打折扣。”

更值得关注的是,英联股份的业绩增长高度依赖传统业务板块。2025 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业务几乎未贡献收入,主营业务金属制品收入占比高达 99.91%。

事实上,金属包装行业整体增速平缓。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包装市场规模 1.17 万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增至 1.42 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仅 3.9%。

“快消品金属包装行业竞争激烈,头部企业市占率已相对稳定,英联股份要维持高速增长,难度很大。” 金属包装行业分析师陈明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新能源业务 “画饼”

英联股份也深知传统业务的增长瓶颈,早已将目光投向新能源赛道。2023 年2月1日,公司注册成立控股子公司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有限公司(下称 “江苏英联”),主营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复合铝箔、复合铜箔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计划在江苏省高邮市投资 30.89 亿元建设项目,规划达产后年产能 1 亿㎡复合铝箔、5 亿㎡复合铜箔。

但两年过去,这项被寄予 “第二增长曲线” 厚望的业务,仍停留在 “概念阶段”。2025 年上半年,江苏英联仅实现营业收入100 万元,却亏损1942万元。

“100万营收对应1942万亏损,相当于每实现1元收入就要亏损近20元,这种投入产出比说明业务还处于‘烧钱试错’阶段。” 新能源行业专家王浩对界面新闻记者解释。复合集流体行业有两大核心门槛:一是技术验证,需要通过电池厂商的长期可靠性测试,2-3 年的验证周期已是行业下限;二是产能爬坡,即使技术过关,从量产到满产仍需时间,且设备投入、原材料采购都需要大量资金。这对英联股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和资金压力都面临着考验。

更严峻的是,复合集流体赛道已涌入十余家竞争对手,先发企业形成明显优势。以嘉元科技(688388.SH)为例,其已实现复合铜箔小批量量产,并进入海外电池公司供应体系,上半年锂电铜箔产销量同比分别大幅增长 72.46% 和 63.01%。对比之下,英联股份压力重重。

英联股份在新能源业务上的 “投入产出失衡”,还暴露了其战略布局的 “割裂性”。公司传统业务为快消品金属包装,与新能源电池复合集流体在技术、客户、渠道上几乎无协同效应。“从包装跨界到新能源精密制造,相当于从零开始,不仅需要组建全新的技术团队,还要搭建适配的供应链体系,这对英联股份的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都是极大考验。” 陈明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我们看到过很多上市公司 ‘为了转型而转型’的噱头。”

高负债、高担保、高质押

业绩依赖传统业务、新业务进展缓慢的同时,英联股份财务状况已亮起 “红灯”,高负债、高担保、高质押的 “三高” 风险相互交织,流动性压力持续加剧。

从偿债能力看,截至2025年6月底,英联股份资产负债率为59.77%,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0.72倍和0.49倍,均低于 1 的安全线 —— 这意味着公司流动资产不足以覆盖流动负债,且扣除存货后,能直接用于偿债的资金更是捉襟见肘。“这说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严重不足,一旦有集中到期的债务,很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钱磊闻表示。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资金面的紧张从资产结构上可见一斑。截至 2025 年 6 月底,英联股份应收账款达 3.9 亿元,创近年来中报历史新高;存货余额 3.56 亿元,公司也承认 “存货账面价值金额较大”;而账面货币资金仅 1.16 亿元,尚不足以覆盖应收账款或存货的规模。“应收账款高企意味着资金被下游客户占用,存货积压则进一步加剧资金沉淀,而货币资金短缺又导致公司缺乏应对短期债务的‘缓冲垫’。” 钱磊闻分析称。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更令人警惕的是,英联股份还面临高担保与高质押风险。截至2025年8月底,英联股份及下属公司对外担保滚存总余额11.78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高达85.55%;实际控制人翁伟武(持有公司1.72亿股,占总股本40.89%)已累计质押 1.03 亿股,占其持股比例的 59.81%,占公司总股本的 24.46%。

此外,英联股份第三大股东翁伟炜、第五大股东蔡沛侬8 月分别减持 541 万股(占总股本 1.29%)、418 万股(占总股本 1%)。

“对外担保余额占净资产 85.55%,已接近红线,一旦被担保方出现违约,英联股份将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钱磊闻指出。

项目25 亿资金缺口成谜

面对传统业务增长乏力、新能源业务进展缓慢、财务风险高企的多重压力,英联股份选择通过定增 “破局”。9月,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15亿元,分别用于复合集流体项目(8亿元)、罐头易开盖制造项目(4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3亿元)。但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复合集流体项目与罐头易开盖制造项目合计投资金额高达40亿元,这意味着在 15亿元定增募资之外,公司还需自行筹措25亿元资金。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40亿元的项目总投资,远超公司2024年约20亿元的营收规模,这种‘超能力投资’本身就存在极大风险。” 钱磊闻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公司账上货币资金仅 1.16 亿元,要填补 25 亿元资金缺口,只能是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但这会进一步推高公司资产负债率,加剧偿债压力。

复盘英联股份的现状,不难发现其陷入了 “传统业务增长见顶、新业务难以破局、财务风险高企” 的三重困境。而其复合集流体项目还未被市场验证、传统业务增速有限,英联股份的定增预案能否获得监管批准、能否吸引投资者参与,仍存在不确定性 —— 在财务风险高企、新业务前景不明的情况下,英联股份的业绩神话如何持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hipinrvpark.com/54510.html

分享给朋友:

“英联股份面临三重困境,资金缺口达25亿,如何解决?” 的相关文章

华莱士供应商百利食品拟上市,本土汉堡带动年均20亿元配料营收

华莱士供应商百利食品拟上市,本土汉堡带动年均20亿元配料营收

界面新闻记者 | 马越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百利食品在北交所的IPO进程进入关键阶段。根据公告信息,9月22日百利食品通过了广东证监局的IPO辅导验收,以及向北京证券交易所报送了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报材料。 普通消费者对于百利食品还很陌生,是因为它的产品大多数藏在...

Louis Vuitton全球首间美妆空间登陆南京德基,口红单品定价1200元刷新行业纪录

Louis Vuitton全球首间美妆空间登陆南京德基,口红单品定价1200元刷新行业纪录

8月20日,法国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高调切入美妆市场,在南京德基广场揭幕全球首家香水美妆精品店,全新美妆系列 La Beauté 也同步在品牌官网和官方小程序首发,预计8月25日全球线上预售。 “La Beauté”美妆新品由全球顶级彩妆师Pat McGrath担任创...

三元乳业聚焦北京鲜牛奶战略,借地域特色开拓差异化赛道

三元乳业聚焦北京鲜牛奶战略,借地域特色开拓差异化赛道

界面新闻记者 | 赵晓娟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葛优的身影出现在三元鲜奶的广告片中,并喊出“喝了几十年,还是认三元”这个19年前的广告语,他勾起许多北京消费者关于三元牛奶的记忆碎片——这是三元股份时隔19年再度为鲜奶产品启用代言人葛优,并借此正式推出了“三元北京鲜牛奶”。这是一款升级版的72...

从新玩具到新入口,AI百镜大战战事将近

从新玩具到新入口,AI百镜大战战事将近

界面新闻记者 | 伍洋宇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2024年年初的一天,小米AI眼镜负责人李创奇发起了一场不太日常的对话。 他将一份文件拖进小米内部办公软件自己与雷军的聊天窗口,一边打下这样一段文字:“……就...

ST仁东亿元跨界押注AI芯片,高溢价投资暗藏哪些风险?

ST仁东亿元跨界押注AI芯片,高溢价投资暗藏哪些风险?

界面新闻记者 | 牛其昌 年初刚刚完成重整的*ST仁东(仁东控股,002647.SZ),似乎急需一条“新赛道”支撑资本市场信心。继新设多家算力子公司后,这家第三方支付运营商又将“第二增长曲线”瞄准了当下火热的国产AI芯片领域。 9月24日晚间,*ST仁东发布了一份对外投资公告,基于对国产...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