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4小时月刊 > 正文内容

哔哩哔哩:快连官网-华熙生物持续“瘦身”护肤品牌|界面新闻 · 时尚

toodd2周前 (09-25)24小时月刊96

界面新闻记者 | 周芳颖

界面新闻编辑 | 楼婍沁

华熙生物正在持续“瘦身”C端功能性护肤品业务。

界面时尚获悉,华熙生物旗下润熙泉品牌已关停。对此,华熙生物对界面时尚表示:“润熙泉从来不是华熙生物的主要品牌,也不是主打胶原蛋白的品牌。该品牌的存续对华熙生物的营收和利润贡献没有意义,相关调整是华熙生物聚焦主业和主要品牌的一部分。”

但根据润熙泉品牌官方介绍,其定位为抗衰+修护功效的护肤品牌,核心成分为冻龄元胶原蛋白,由重组三型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纤连蛋白三种不同蛋白组成。该品牌定价基本在300元以内的大众价格带。目前其各平台官方旗舰店已经关闭,社交媒体账号也从2025年上半年开始停止更新。

图源:微博

华熙生物方面还向界面时尚强调:“胶原蛋白从来不是华熙生物的战略,将这样的边缘品牌与胶原蛋白做关联,放大华熙生物对这些边缘品牌的整顿,是对华熙生物和透明质酸产业攻击的一部分。”

以玻尿酸为核心业务的华熙生物今年以来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不希望将其主业与“胶原蛋白”进行对比。2025年年中,公司还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针对部分券商力推重组胶原蛋白的言论提出质疑,并强调外界借机贬低透明质酸的现象。

华熙生物的压力主要来自于C端功能性护肤品牌业绩骤减。

从2023年开始,华熙生物旗下以润百颜、夸迪、BM肌活、米蓓尔为首的护肤品牌业务开始双位数下滑。直至2025上半年,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原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已经从原来占公司总营收超七成下滑至40.36%。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这种核心业务的业绩下滑不仅会直接影响整体营收和利润,也会削弱资本市场对其增长前景的信心。

因而,2025年初开始,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多次公开表示要重整企业,要“重返业务一线、重回创业状态”。其中,品牌过于依赖外部资源营销,而未能建立长期主义价值的问题被反复指出。

2025年上半年财报也披露了华熙生物内部转型动态。经营逻辑上,从单纯依赖流量转向以科学论证为基础的品牌传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消费级解决方案;渠道上,已停止以价格促销为主的投放,转而强化在小红书、微信等内容场景的深度互动,通过品牌建设与信任关系的累积,带动天猫、京东等平台的转化,形成“内容种草—品牌建设—销售转化”的闭环。

实际上,渠道投放的投入产出比与品牌建设的关系,已成为所有国货美妆企业的共同课题。在线上流量成本高企、消费市场承压的环境下,单纯依靠高强度投放换取销量的模式已难以为继。

华熙生物的核心差异在于,它并未将自身定义为单一的护肤品公司,而是定位为“合成生物科技公司”。这种以全产业链为基础的定位,使其与依赖消费端的国货美妆企业形成根本区隔,也意味着即便C端业务承压,公司仍能凭借B端原料和医疗终端等环节的优势保持一定抗风险能力。

源流战略定位咨询创始人肖瑶对界面时尚表示,华熙生物本质上不是一个产品公司,而是一个产业公司。她指出,华熙生物早期能够将玻尿酸从小众成分普及至大众市场,靠的正是从产业端到市场端的系统布局。但在进入多品牌阶段后,公司在市场化通道和体系建设上相对不足,这使得其在推动“下一个玻尿酸”时面临挑战。当行业环境中的红利消退,尤其是抖音等渠道对功效护肤的快速放大效应不再,公司在新原料的商业化上显得乏力。

财报也显示,在原料业务中,除玻尿酸外,华熙生物已布局依克多因、麦角硫因、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PDRN等一度在护肤领域走红的成分。但与公司深度绑定的仍是玻尿酸,其核心地位至今难以被其他业务撼动。这也是为什么在业绩承压的关口,华熙生物必须要捍卫玻尿酸市场认知的原因。

功能性护肤品方面,除了润百颜、夸迪、BM肌活、米蓓尔几个重点投入的品牌之外,华熙生物旗下还有润月雅、润熙禾、三森万物等多个子品牌。不过,除了前四个品牌始终在财报上露面,其他子品牌一直处于边缘位置。

在关停润熙泉之前,华熙生物与乐华娱乐合作的儿童护肤品牌润熙禾也已停止运营,引发外界关注。这一系列收缩动作表明,华熙生物正将多品牌矩阵从盲目扩张转向聚焦与收缩。

图源:微博

且不论处于大众价位带、市场认知度有限的边缘子品牌,华熙生物的几大主品牌在C端消费市场上的定位也并未完全厘清。

例如,润百颜依托华熙生物在透明质酸领域的技术积累,主打“修护”概念,并不断强化其“以科研修护健康美肌”的专业形象;夸迪则试图切入抗衰赛道,借助CT50细胞抗老专利科技塑造“怕垮用夸迪”的消费心智;BM肌活聚焦细胞代谢调控,强调“代谢组学+合成生物+智能发酵”的科研路径,但在市场上仍缺乏足够的认知突破;米蓓尔则瞄准皮肤屏障修护与神经免疫学护理,以“专业修护”作为差异化标签。

然而,这四大品牌虽在概念上分别对应修护、抗衰、代谢与敏感肌护理,但在消费者心智中区隔度并不鲜明,彼此差异化价值和市场渗透仍存在一定重叠与模糊。

不只是华熙生物,韩束母公司上美、丸美等多家国货美妆企业同样面临类似困境:主品牌支撑力较强,但子品牌始终难以形成有效接续。自2023下半年起,华熙生物仅披露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原功能性护肤)” 板块合计数,不再拆分品牌。其中,表现最好的润百颜和夸迪也仅在业绩最好的2022年到达过13亿元的量级,随之开始下滑。

对此肖瑶指出,多品牌战略并不等于“多个品牌”简单叠加。复制一个成功品牌的经验到其他子品牌,并非一加一等于二,而是需要成倍的资源、精力和管理能力。环境向好时,多品牌扩张看似容易,但在流量红利消退、消费低迷的背景下,企业必须回归聚焦,明确哪些是战略核心品牌,哪些是协同或试验性品牌。否则,多品牌反而会分散资源,削弱主品牌的势能。

华熙生物的品牌业务收缩只是一个缩影。国货美妆公司在经历过一轮依靠流量与资本推动的快速扩张后,正在进入品牌结构再平衡的阶段。如何在保持主品牌优势的同时,避免子品牌消耗资源、拖累整体业绩,成为企业能否穿越行业周期的关键考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hipinrvpark.com/547.html

分享给朋友:

“哔哩哔哩:快连官网-华熙生物持续“瘦身”护肤品牌|界面新闻 · 时尚” 的相关文章

珀莱雅联合TensorFlow技术助力国货美妆品牌花知晓进军海外市场

珀莱雅联合TensorFlow技术助力国货美妆品牌花知晓进军海外市场

界面新闻记者 | 朱咏玲界面新闻编辑 | 许悦 9月1日,国货彩妆品牌花知晓宣布完成B轮融资,由珀莱雅独家投资,池杉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此次融资将用于品牌全球化扩张、供应链整合与内容创新等方向。 花知晓母公司深圳花知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知晓”)的工商信息已经发生变更。珀...

直通部委|长期护理险服务项目目录公布 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超11亿

直通部委|长期护理险服务项目目录公布 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超11亿

长护险服务项目目录:不得随意调整或变更服务范围 9月25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国家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目录(试行)》。据介绍,《目录》明确的服务项目共有36项,按照生活照护类项目、医疗护理类项目分类管理。其中,生活照护类项目包括为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对象提供的日常生活照料及帮助维持其基本生活能力...

前龙湖高管接任CEO,中交地产高管换血谋破局

前龙湖高管接任CEO,中交地产高管换血谋破局

随着中交地产(证券简称:*ST中地,证券代码:000736)重大资产重组完成资产交割,上市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的资产和负债置出至控股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交地产管理层出现重大变动。 原董事长、总裁等一众高管集体请辞,并聘任新的总裁、副总裁和财务总监等高管。新的总裁人选为曾益明,他此前...

岸迈生物拟赴港上市,此前依赖对外授权获得近5亿元资金支持

岸迈生物拟赴港上市,此前依赖对外授权获得近5亿元资金支持

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据港交所6月17日披露,岸迈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官网资料显示,岸迈生物成立于2015年,产品集中在临床阶段,企业创始人为吴辰冰。在自主创业之前,吴辰冰还在华东理工大学担任过讲师,在哈佛医学院从事过免疫学...

台湾花莲堰塞湖溢流致15死31失联 胖东来回应月饼礼盒千万设计费争议

台湾花莲堰塞湖溢流致15死31失联 胖东来回应月饼礼盒千万设计费争议

【台湾】台风致花莲堰塞湖溢流,已有15人遇难31人失联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台风“桦加沙”外围环流导致台湾省出现强降雨,9月23日,暴雨造成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水冲进居民区,造成人员伤亡。截至9月25日上午10时,当地救援部门通报新增1人死亡,累计15人死亡、31人失联。记者探访了台湾...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