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正文内容

罗永浩再发文:将测评市面在售预制菜,不做直播带货|界面新闻

toodd2周前 (09-25)我爱学习95

9月23日,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接下来一段时期,我想和团队一起,抽空把市面在售的大部分预制菜都详细测试一遍”

该文发布后,有网友提出让罗永浩推荐一些放心的预制菜。对此,罗永浩转发回应称:“为了避嫌,预制菜我只做评测,不做直播带货。”

罗永浩与西贝餐饮“预制菜”争论持续多日,引发多方高度关注。

9月21日晚间,国家市场监管局发布消息称,针对近期社会广泛关注的预制菜相关话题,国务院食安办高度重视,已组织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认真研究,加快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更好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据第一财经此前报道,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届时,预制菜“身份”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罗永浩与西贝餐饮“预制菜”争论,起源于本月中旬的一则吐槽。

9月10日,罗永浩在社交账号“罗永浩的十字路口”发文称,自己和同事去西贝吃饭,“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对此,西贝客服表示,店内饭菜“不存在预制”。随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作出回应,并称将起诉罗永浩,由此引爆舆论。后续几日,双方多次隔空交锋。

舆论期间,西贝的销售遭遇冲击。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事件是西贝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外部危机。他透露,9月10日、11日销售额分别减少100万元,9月12日预计损失200万至300万元。

直至9月15日,双方关于预制菜的争论才算基本告一段落。当日,西贝发布致歉信称,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2025年10月1日前,西贝全国门店会陆续完成相关调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hipinrvpark.com/627.html

分享给朋友:

“罗永浩再发文:将测评市面在售预制菜,不做直播带货|界面新闻” 的相关文章

河南郏县“苏东坡文化”投资项目停滞陷争议,发起人“外籍院士”是何身份?|界面新闻 · 中国

河南郏县“苏东坡文化”投资项目停滞陷争议,发起人“外籍院士”是何身份?|界面新闻 · 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王思思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近日,“中科院院士阮少平”被打假后,河南郏县又曝出院士身份争议问题。揭露此事者公开发文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苏文3年前盯上“东坡生意”,后来当地33亿元投资流...

强一股份IPO背后,客户高度集中与扩产争议双重挑战

强一股份IPO背后,客户高度集中与扩产争议双重挑战

界面新闻记者 | 尹靖霏 近日,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冲击科创板IPO迎来新动态,公司披露首轮问询函回复并更新了财务数据。 强一股份凭借2022-2024年营收翻倍、净利润激增超11倍的业绩表现,成为半导体IPO企业中的焦点。然而,在亮眼数据背后,公司却深陷 “客户高度集中且单客...

独家野人先生被质疑以预制菜冒充现做 创始人回应

独家野人先生被质疑以预制菜冒充现做 创始人回应

界面新闻记者 | 赵晓娟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当冰淇淋品牌野人先生不断在各地商场扩店和投放广告时,它在宣传中声称的“当天现做”也遭到了质疑。 在社交平台上,界面新闻看到消费者拍到野人先生门店里的冷冻奶浆原料包,使用保质期长达6个月。有评论认为野人先生为“预制冰淇淋”,所谓“现制”仅是...

小米称部分车主遭无端网络攻击,已发起35起维权诉讼

小米称部分车主遭无端网络攻击,已发起35起维权诉讼

9月26日,小米法务部在社交平台发文公布维权工作进展:2025年至今,小米法务已完成对16465条舆情线索的法律评估,重点监测网络账号231个,并针对其中92个恶意侵权账号提起民事诉讼,依法追究相关侵权人的法律责任。目前,部分案件已进入法院审理阶段,将适时公布案件进展。 同时,其亦关注到部分小...

涉嫌信披违法违规!富煌钢构被证监会立案,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

涉嫌信披违法违规!富煌钢构被证监会立案,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

9月26日,富煌钢构(002743.SZ)披露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证监会对公司送达的《立案告知书》,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 富煌钢构表示,目前公司各项经营活动和业务均正常开展,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

ST仁东亿元跨界布局AI芯片,高溢价投资背后风险几何?

ST仁东亿元跨界布局AI芯片,高溢价投资背后风险几何?

界面新闻记者 | 牛其昌 年初刚刚完成重整的*ST仁东(仁东控股,002647.SZ),似乎急需一条“新赛道”支撑资本市场信心。继新设多家算力子公司后,这家第三方支付运营商又将“第二增长曲线”瞄准了当下火热的国产AI芯片领域。 9月24日晚间,*ST仁东发布了一份对外投资公告,基于对国产...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